茫茫戈壁踏歌行——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青海總隊找礦突
祝辭: 青海,宛若一塊璞玉,鑲嵌在青藏高原上,平靜而神奇。更為神奇的是,這個地方山川藏珍、戈壁埋礦,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許多是國內外急需的資源。這塊寶地為駐扎在這里的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青海總隊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并成就了這支英雄的隊伍。 千里雪山穿云去,茫茫戈壁踏歌行。盡管環境艱苦、區位偏遠,但是這支隊伍卻平添了一種大氣、大美、脫俗的氣質和品格。這種氣質和品格與“三光榮”精神相融相沐,使青海總隊在50多年的發展中始終堅守“建材及非金屬礦地質勘查”的主業,不僅在非金屬礦勘查領域一展風采、連戰連捷,還在地勘延伸領域運籌帷幄,甚至將業務拓展到伊拉克、緬甸、印尼等海外市場。而該隊在人才戰略上的匠心獨具更是凸顯于其立足于當前、著眼于長遠的睿智和氣魄,從人才引進到人才培養,再到人才使用,環環相扣,用心用力……發展戰略上的高瞻遠矚,也許就是該隊“決勝于千里之外”的關鍵所在。 感言: 青海總隊作為建材非金屬勘查的專業隊伍,立足青海50多年,為青海省的地質勘查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評價。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地質找礦工作,青海總隊將發揮建材非金屬礦找礦優勢,繼續貫徹“保證基礎,加強普查,擇優詳查,對口勘探”的方針,集中力量尋找國家和地方急缺的非金屬礦產,為青海省地質找礦突破和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觀察透視: 50多年來,青海總隊不僅踏遍了廣袤的青海,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而且走出了國門,累計提交大、中型勘查報告160余份,在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資源保障的同時,有力地服務了地方經濟,促進了青海省建材工業的長足發展。“十一五”期間,該隊承擔地勘項目315個,投入地勘資金1.02億元,勘查和評價了27處大中型礦產地,累計提交石灰巖礦石資源儲量40.47億噸、晶質石墨礦物資源儲量26.41萬噸、陶粒板巖礦資源儲量2.67億噸。2012年,在德令哈大會戰中,該隊提前1年時間完成了石灰巖找礦項目,探明優質石灰石資源儲量22億噸。而在“建材和非金屬礦勘查”主業之外,該隊在工程勘察等領域也迎來國內外市場的全面開花。
茫茫戈壁踏歌行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青海總隊找礦突破紀實 □ 中國礦業報記者 趙小芬 通訊員 劉 青 她,是青海高原上盛開的美麗而頑強的格桑花;她,是非金屬礦產勘查領域一支戰功赫赫的生力軍;她,是青海省經濟發展中甘于奉獻的護航者……她就是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青海總隊(以下簡稱“青海總隊”)。2012年10月,該隊從國土資源部捧回了“全國模范地勘單位”的榮譽。此次獲獎的176家單位中,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青海總隊是為數不多的一支專業從事非金屬礦勘查與咨詢的隊伍。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對該隊非金屬礦勘查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認可,積淀著這支隊伍50多年來攻堅克難、奮發圖強、開拓進取的發展歷程。即使在地勘行業不景氣、自然環境異常艱苦的條件下,這支隊伍依然堅持傳承地質人“三光榮”、“五特別”精神,大力弘揚“為國為民、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勇于獻身”的優秀品格。 他們的足跡不僅踏遍了青海省72萬平方千米的廣袤土地,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而且走出了國門,累計提交大、中型勘查報告160余份,在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資源保障的同時,有力地服務了地方經濟,促進了青海省建材工業的長足發展。 都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大美、大氣的青海究竟給了這支隊伍怎樣的精神品格?這到底又是怎樣的一支隊伍,又是如何創造出驕人成績的?2013年元旦剛過,記者便登上了開往青海的飛機,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走近了這支英雄的隊伍。 找礦突破 成就輝煌 說起青海,不得不說其豐富的礦產資源;說起其礦產資源,又不得不說其非金屬礦資源。在青海豐富的非金屬礦中,58種礦產保有儲量在全國排前10位,27種排前3位,11種鹽湖資源和建材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 而青海總隊就是青海非金屬礦的“探寶人”。1960年,青海總隊組建之初,便與非金屬礦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且,這種緣分一直伴隨至今,逐漸形成了該隊地質找礦中的核心優勢。 從歸屬于原國家建工部非金屬礦西北地質公司,到原國家建材局西北地質公司下的青海地質勘探大隊、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青海總隊,再到中國中材集團青海總隊,青海總隊都始終堅持“建材及非金屬礦地質勘查”的主業,并積極將業務拓展至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勘查、地質測繪與工程測量、巖礦和水質分析鑒定等領域。 思想家老子曾經說過,“自知者明,知人者智”。無疑,不管是在地勘行業發展的低谷,還是在地質找礦的“春天里”,青海總隊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雖然幾經變遷,但依然不改本色。而正是有了對自身及所處形勢的準確研判,才有了青海總隊在非金屬勘查上的全面開花。 從該隊“十一五”期間的數據中,記者找到了佐證,不禁眼前一亮:承擔地勘項目315個,其中青藏專項1個、省地勘基金項目13個、州縣地勘基金項目10個、商業性勘查項目288個、其它項目3個;地勘資金投入總額1.02億元,其中青藏專項200萬元、省地勘基金2288萬元、州縣基金3751萬元、商業性資金3200萬元、單位自籌760萬元;共完成槽探89700立方米、硐探540米、鉆探14288米,完成率分別為107%、108%和88%;共提交普查基地20處、可供開發的礦產地12處;累計提交石灰巖礦石資源儲量40.47億噸、晶質石墨礦物資源儲量26.41萬噸、陶粒板巖礦資源儲量2.67億噸。 數字是枯燥的。但是,這些數據對于那些熟悉它的人而言,則是靈動的、鮮活的。談到在非金屬礦勘查領域的成就,青海總隊喇繼德總工程師就像談論自己的孩子一樣滿懷深情地娓娓道來:“‘十一五’期間,青海總隊勘查和評價了27處大中型礦產地。其中,成果較好的主要有互助縣林川鄉水洞峽陶粒板巖礦普查估算陶粒板巖礦礦石資源量1.87億噸,其中85%以上為超輕集料礦石,礦床規模為大型,填補了青海省新型建筑材料礦種及資源儲量的空白;都蘭縣巴勒木特爾石墨礦詳查查明了區內石墨礦的成礦地質背景及礦體特征,共估算石墨礦石資源量419.39萬噸,石墨礦物資源量26.41萬噸,礦區平均固定碳含量6.3%,為大鱗片晶質石墨,礦石品位較高,規模為中型,為青海省首個估算資源儲量的晶質石墨礦;德令哈市額門勒茨格石灰巖礦的石灰巖礦石資源量2.39億噸,其中電石品級的礦石資源量2.37億噸,規模為特大型;大柴旦鎮黑石山-塔塔凌河一帶高純石英礦,在區內發現脈石英20余條,多數樣品通過提純后二氧化硅含量能達到99.99%以上;德令哈市旺尕秀石灰巖礦,預計可提交石灰巖資源量22億噸以上……” 據記者了解,這些成果有獲得中國中材集團地質找礦成果獎的,也有獲得中國中材集團優秀地質勘查成果獎的,還有獲得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地質找礦成果獎的……這一份份閃光的榮譽,記錄著青海總隊地質找礦中的每一次發現和收獲,也記錄著該隊地質找礦中的每一份辛勞和汗水。 攻堅克難 激流勇進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盡管地理環境艱苦,但千里雪山、茫茫戈壁卻給了青海總隊一種大美、大氣的獨特氣質,一種矢志不渝、豪氣干云的精神品格。這種獨特氣質和精神品格成了青海總隊迎難而上、激流勇進的不竭動力和精神支撐,并成就了青海總隊的一次次蛻變。“德令哈”大會戰便是其一。 2012年8月19日,青海柏樹山森林地質公園暨德都蒙古文化產業園開工奠基儀式舉行。該項目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承東啟西的黃金集接點,而且項目區擁有千年古柏、高山草原、祁連山水等地質景觀。 啟動這一項目需要將柏樹山地區現開采的多個石灰巖礦山企業移至旺尕秀地區。而石灰巖項目是鹽湖集團、堿業公司等幾個大型企業的原料基地,其搬遷對青海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接到海西州地勘基金項目任務,青海總隊領導高度重視。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也積極運籌帷幄,調集了四川總隊、甘肅總隊、山東總隊等力量,組織了一場大會戰。可以說,這是總隊地質勘查史上的一次大會戰。而這一項目啟動的背后是青海總隊人1年多來默默無聞的付出和全力以赴的投入,也見證著青海總隊圍繞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和青海省358地質找礦工作目標,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積極融入地方經濟建設的鏗鏘步伐。 2011年12月,青海總隊組織人員冒著嚴寒、頂著<
上一篇:集團召開2013年維穩信訪工作會議
下一篇:中材集團財務公司掛牌開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