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過剩產能及減輕污染 北方多地水泥廠今冬“錯峰生產”
在有關部門多方面采取措施化解產能過剩壓力的同時,水泥行業開始尋求“自救”。
12月27日,北京、天津、山東、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水泥行業協會在濟南發布 《泛華北地區水泥企業錯峰生產自律公約》,明確表示2015年1月15日至3月15日,上述地區的水泥企業將陸續“停窯”,在兩個月的時間里實行錯峰生產。記者梳理發現,兩個月以來,先后有新疆、東北三省、陜西關中地區、泛華北地區的水泥企業加入上述陣營。這也意味著,借著北方地區水泥生產和銷售具有明顯季節性的特點,北方地區在今冬全面開啟了“錯峰生產”的模式。
“錯峰生產”模式開啟
水泥錯峰生產是指,為減少水泥窯煅燒和取暖用煤疊加對氣候環境的影響,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釆暖期內,水泥企業實行停窯、在春季采暖結束后開窯生產的運行機制。
記者獲取的《泛華北地區水泥企業錯峰生產自律公約》內容顯示,除河南省自2015年1月20日開始停止煅燒水泥熟料外,其他三省兩市均是1月15日停窯。其中,北京、天津地區的水泥企業停窯至3月15日停窯;山東、河北唐山、晉東南地區的企業停窯至2月28日,河北其他地區和山西其他地區企業停窯至3月15日。
“由于北方冬季施工量減少,水泥用量銳減,水泥企業在冬季只生產水泥熟料,俗稱‘熟料冬儲’,到來年春暖施工季節再粉磨水泥銷售。”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這不僅占用了大量的企業生產周轉資金,更加劇了冬季北方地區的空氣污染。
在此之前,北方多個地區已經開始實行了這一舉措。新疆11月開始首次實行水泥錯峰生產后,東北三省的水泥企業也自12月1日起全面實施,直至明年4月1日結束。而在泛華北地區水泥企業實施這一行動的幾天前,陜西關中區域所有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共同協商,于2015年1月1日零時至2015年3月15日,實施有計劃的錯峰生產。
“由于泛華北地區市場情況復雜、企業眾多,能統一執行錯峰生產確實不容易。”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泛華北地區上述行動的開展,也意味著北方地區水泥企業全面開啟了今冬錯峰生產的模式。
“錯峰生產能做到減少環境污染,降低企業能源消耗。”孔祥忠認為,這對北方冬季空氣質量改善和企業成本降低都具有貢獻。
根據中國水泥協會的數據,涉及中國冬季采暖地區的15個省市自治區共有742條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占全國總數的42%左右;水泥熟料產能7.17億噸,約占全國總量的40%。
如果按冬季采暖期平均停窯3個月估算,將至少減少1.8億噸水泥熟料的生產和冬儲,減少煤炭燃燒28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6億噸。企業方面,則少動用約380億熟料生產流動資金,減少財務費用29億元,減少冬季煅燒煤耗成本32億元。
過剩產能化解進行時
錯峰生產對于當前產能過剩嚴重的水泥行業來說,也提供了一條化解的新途徑。
以東北為例,數據顯示,目前東北地區共有熟料生產線115條(含在建),總產能1.4億噸。2013年東北三省共生產水泥1.2億噸,折合熟料0.78億噸,水泥熟料過剩46%。
此次東北停窯涉及103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共計4000萬噸水泥產能。
“當前,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水泥產能總體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市場惡性競爭不斷,已經出現企業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的現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呂桂新認為,錯峰生產也是當前水泥產能過剩化解的一個有利途徑,可以說是“消化一批”。同時,原材料司也確認近期將水泥錯峰生產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抓緊推動。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北方地區水泥錯峰生產是一種嘗試性的行業自律行為,但在多位受訪業內人士看來,在工信部及各地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這一舉措的強力推進有了更好的基礎。
由于泛華北地區錯峰生產的水泥企業眾多,涉及到冀東水泥、金隅股份、天瑞水泥、中國建材等上市公司的相關業務。因此錯峰生產的執行效果值得關注。
除了自律外,《泛華北地區水泥企業錯峰生產自律公約》特別提到“對不履約企業,建議由省市經信主管部門約談企業主要領導,建議取消水泥企業準入名單、生產許可證核準或年審”,同時對不履約或違約的企業,根據停窯期間生產熟料總量,建議環保部門加大污染物排放收費處罰力度。
此外,即使正在履行重點工程建設供貨合同的企業,在履約合同完成后,還必須順延補上同等停窯期限。
呂桂新也明確表示,在明年初總結此次錯峰生產的經驗后,工信部將會同發改委、環保部等相關部門,探索逐步建立在北方冬季采暖地區水泥錯峰生產的長效機制。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201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