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有我 風雨與共—— 一名志愿者的抗疫歷程
今年三月,蘭州疫情反彈,作為一名去年就參與過抗疫志愿服務的“老兵”,這次依然義不容辭,看到我們志愿群里陳孝政同志說我們“逆行出征”的時候,心里感覺到一股虛榮般的竊喜,根據去年的經驗,志愿者無非就是在卡口站站崗,消消毒,盤一盤那些不聽話的老人們,根本不帶走路的啊,so easy!
懷著輕車熟路、手到擒來般的自信的我第一時間就去社區報道了,初入社區的第一眼,就被這一副忙碌的情形給驚到了,去年就熟稔的那幾個大媽們,這會正健步如飛的從庫房往車上搬防疫醫護物資;辦公室里一些年輕的也在忙著打電話,聽聲音是在做流調,尋找所謂的“時空伴隨者”;社區唯二的兩名男同志也急匆匆的領著幾名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出了門。上了二樓,社區書記早就不見蹤影,副書記熱情地接待了我,辦公室里還有幾名別的單位來報到的志愿者,表明來意后我瞅了瞅其他人,自信的加了句“您盡管用我”,社區副書記頓時開心的笑了起來“那好,那就把你安排到國保院子吧”,聽到這個地方,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芭比Q了。
閔家橋社區的國保院子,就在我住的小區旁邊,一墻之隔,昨晚排隊做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的時候就聽說里面發現確診病例了,防疫消殺專用的那種大型噴霧器的聲音響到了深夜,昨晚路過的時候,早就有市黨校的志愿者守在那里,隔離板,隔離帶也早就拉了起來,比起去年守的卡口,這才是真正的龍潭虎穴啊。本來我是抗拒的,但想起前陣子冬奧會刷視頻刷到早先王濛速滑時全程背手奪第一后接受采訪的那個視頻,還有那句話“這劃不動,這手也不能拿下來,這得裝啊。”所以,硬著頭皮上吧。
領了袖章和醫護物資,我第一時間就開始上崗工作了,到了國保院子門口,才發現這邊早已經隔離開了,左邊7個單元是管控區,右邊8個單元是封控區,確診病例在這邊是沒跑了。到了我才知道,原來這里面確診的先后有五例,這無疑讓我心里更沉一些。和外面人來人往的景象不同,這邊門口相當寂寥,和去年值守的卡口不同,這個區域,居民是一個都不能進,一個都不能出。社區的值守帳篷已經搭好,警車也停在門口,24小時都會有人在這里值守。這里駐守的人不少,卻一直很安靜,初來乍到,就有一種白色的恐懼感在心里蔓延。
到崗后,任務就來了,由于小區封控的比較突然,600多人封在里面,生活物資保障是頭等大事。會用手機的住戶會找跑腿、找超市或者熟人送來生活物資,不會用手機的孤寡老人就得由社區的人和志愿者去采購。所有生活物資都堆放在門口,統一使用酒精消殺后就要挨家挨戶的送上去,15個單元4個單元有電梯還好說,其他11個單元是沒有電梯的,其中還有四個單元有11層之高,配送物資難度就上來了。有些住戶喜歡購物,樓下快遞堆積如山;有些住戶人際關系好,早上有人送菜,下午還有人送牛奶飲料;有些住戶不會做飯,外賣一波接一波,配送難度又上去了一些。卸物資的時候,需要在袋子上標明樓號,看著某家住戶買了七八包,我還心里琢磨這么多吃的完么,送上去沒幾個小時,又有人送來三四包,還是那家,好吧,人家還不夠。封控管控區的工作剛開始就是這樣的,第一天上班時間不長,卻也在充實中平穩度過,晚上看著社區群里值班安排,我竟然成了這個卡口早班的組長,心里的責任感莫名的重了一點,至于怕不怕的,就那樣吧。
卡口才剛守了兩天,社區又要開展第三輪核酸檢測了,這次鋪設的點位有點多,相應的人員也開始緊缺起來。前一晚社區就開始分配任務,我又職務轉變,成為了一名核酸采集信息員,也就是平時做核酸時那個拿著手機掃碼的人員,可問題關鍵我啥也不會啊。懷著忐忑的心情度過一晚,第二天早早的來到分配好的采集點,向同為信息員的社區大媽訴說我的疑慮,大媽笑著拍著胸脯說“沒問題,十分鐘包教包會。”我以為大媽在逗我,果真是十分鐘,從下載到學會“采集”“送檢”兩個軟件不到五分鐘,剩下的時間學會了如何穿防護服和做好防護,就連手機也面面俱到的包了一層膜,看著大媽脫了厚外套穿好防護服,我由衷的感慨這個愛跳廣場舞的大媽身體就是好,三月的早晨我可不敢這么穿。隨著核酸采集工作的開展,隨著太陽的慢慢升起,越往后我才明白為啥大媽身體好了,防護服里是真的熱,而且自己捂得密不透風的,防護面罩時不時就水汽彌漫的得擦一擦,背上更是大汗淋漓,防護服盡管再合身也不可能讓人身體舒展,頭一直是弓著的,采集工作結束時發現已經過了五個小時,整個人都感覺僵硬了、虛脫了。跟著護士小姐姐又學會了一套消殺、脫防護服的技能。第一次做核酸采集員的工作圓滿結束,很累很充實,本來想說句真累什么的,聽到護士小姐姐們又要去七里河區做核酸,我沉默了,心里的敬佩感相當強烈。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的工作不斷的在卡口值守和核酸采集兩者之間切換,第一周即將結束的時候,社區需要對這個院子進行全員核酸,視檢測結果將先解封管控區。作為信息員的我又和大媽們套上防護服,終于要進樓了。經過這段時間的值守,心里的恐懼感早就蕩然無存了,畢竟疫情最關鍵區域病毒采樣、消殺、密接人員核酸檢測這些最專業的都是由醫院專人每天上門去做的,管控人員核酸檢測由社區和志愿者配合醫護人員就可以了,盡管這樣,四組采集人員每組三四個單元還是需要半天時間,還有沒電梯的高樓層,看著隨行的護士小姐姐,想到其他的組的大媽們,好吧,誰先喊累算誰輸。
隨著防疫志愿工作一周周的開展,國保院子也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迎來解封,人來人往的景象再度回歸這個小區,來不及品味這種勝利的喜悅,我們的工作又迎來了挑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容不得馬虎,落實進出小區居民“一掃三查”和登記的工作相繼開展,這就回到了去年熟悉的領域了,這是一項很枯燥的工作,我們得仔細到進入小區的每一個人,也得不厭其煩的安撫那些已經煩躁的居民,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我們要做的,正是融化每一片雪花。
這次疫情的精準防控政策和去年的全域靜態管理政策相比,確實要累很多,有確診病例的地方更是重中之重,每天都有街道、區、市的領導來關心這里的防疫工作,消殺、防護、物資配送等工作容不得半絲馬虎。公司領導也經常打電話對我的志愿工作及個人防疫需求等方面表示關心,志愿工作就這樣在各方關注的情況下有條不紊的推進著。接我們早班的是市黨校的人,每每看著人家的紅馬甲和袖章我總感覺人家是正規軍,黨校的李春生主任還打趣我,“要不要送你一件”,“我們也有,事出從急沒去取罷了,想讓我給你們做宣傳那可不行。”這些老黨員同志從一開始就配合社區開展防疫工作,我們后續的加入才減輕了他們的工作量。看著門口的“黨員先鋒崗”“臨時黨支部”還有袖章上的黨員突擊隊等字樣,我愈發感覺到這場疫情攻堅戰雖無關身份,但共產黨員總是義不容辭,黨員的集體感、榮譽感愈發強烈。
最終,我還是沒能熬過那些黨校的老同志和一些其他的志愿者。堅持了一個月的防疫志愿工作,挺過了那一陣陰云密布的時期,我也回到了單位繼續開展日常工作,下班后我還能笑著專門路過卡口和他們打打招呼。每每回憶起來,總是會想到那一幕幕難以忘記的場景:院子里的居民買了飲料,備注的送給卡口的工作人員;社區的大媽們在值守的卡口一待就是一天;社區的大媽提著兩袋子菜摔了一跟頭;同組的志愿者姐姐總是第一個到崗,布置好一切開始堅守;社區的女書記已經一個月沒回家看過孩子,晚上開會開到一兩點,哭了鼻子后第二天繼續去各卡口檢查工作;黨校的李主任總是提前到崗笑著跟我們換班“快去吃飯”……
微光如炬,抗疫必勝!